困扰高明区中西部片区多年的用水难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高明地形西高东低,淡水资源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特点。为满足中西部地区供水需求量,高明区加快推进高明水厂扩建配套输水管网项目建设,通过“东水西送”解决百姓用水问题。
高明水厂扩建工程是今年市、区两级的重点工程,也是高明今年重要民生实事之一。该工程将建设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的市政给水厂,预计2021年下半年完工。届时,不仅高明区中西部的用水难历史将“翻篇”,还能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及片区未来发展打下供水基础。
困境
明城供水不稳定且水压偏低
“高明中西部用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明城镇位处三间水厂的末梢,水压相对偏低,安全可靠性不高,对经济发展不利。”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公司(下称“高明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高明供水公司已基本统一全区供水,公司下属有三间水厂,分别为高明水厂、杨梅水厂、合水水厂,设计供水能力为29.3万立方米/日,全区管网长度约1300多公里,各街镇的供水管网已实现互连互通,互补供水。
其中,东部的高明水厂(设计供水能力为20.8万立方米/日)负责向荷城街道、杨和镇和明城镇部分片区供水;南部的杨梅水厂(设计供水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负责向杨和镇及明城镇部分片区供水;西部的合水水厂(设计供水能力为3.5万立方米/日)负责向更合镇供水,富裕量向明城镇补充;应急时,可以有少部分高明水厂和杨梅水厂的自来水供至更合镇。
据该负责人分析,高明区地形东低西高,明城位于高明区的中心位置,从东、西两侧来水的现状输水管道共四条,对于明城的用水量来说四条管道管径偏小,且明城距离各个供水厂距离均超过20公里,导致向明城镇输水管道的供水压力下降很快,造成明城镇水压偏低。
“明城镇中心平均水压约0.2MPa,部分片区在用水高峰期只有0.14MPa。现在明城的供水不但在杨和镇设有中途加压,而且局部片区还需要另加管道泵加压供水,进入明城的四条输水管只要任何一条管爆漏,都会对明城造成较大影响。”该负责人说。
同时,由于各水厂进入明城镇管线较长,如果明城镇用水继续增大,将导致水压进一步下降,“这种状况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制约地方的经济发展。”
高明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高明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全区供水量不断攀升,“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的最高日供水量都达到了高明供水公司现有设计供水能力。高明水厂现有设计供水能力难以满足区内供水需求,特别是位处各水厂末梢的明城镇,在用水高峰期时供水压力偏低,因此需扩建高明水厂并配套建设输水管网。”
破难
建施工便道推进管网铺设
高明水厂扩建的首期工程建设项目选址位于沿江路以西、怡乐路以南、莲花市场北侧、黄翁山东侧地块,也就是目前高明水厂正门对开的位置。该项目将实现每天增加10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可以满足今后一段时间的用水需求,有效缓解高明当前供水压力。
为保证水厂扩建项目在要求的时间内顺利投产,高明供水公司上级公司分管工程建设的领导亲自挂帅,并抽调骨干人员组建项目部,现场进行监督、技术指导,确保了工程按质、按量顺利推进。目前,高明水厂扩建工程已完成配水井、反应沉淀池、清水池、泵房等土建部分。
配套输水管网起点为高明水厂,终点为明城镇,长约22公里,项目分三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起点为荷城海天大道,终点为杨和镇,长约5公里已建成;第二阶段起点为杨和镇,终点为明城镇,长约6.5公里,目前正在施工;第三阶段起点为高明水厂,终点为荷城海天大道,长约10.5公里。
“输水管网建设的困难主要是要解决沿途的征地和材料运输进场以及设备能够进场安装。”据高明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施工的第二阶段的管道是沿三和路铺设,但三和路在杨和镇和意路段就“断头”了,暂时没有延伸往明城镇,管道须经过渔塘、丘陵、花场等,车辆、材料、设备没法进入场地安装。
对于高明区的供水安全,高明区委区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鉴于三和路的情况,高明区委区政府除了解决沿途征地问题,还投资建设了临时施工便道约5.1公里,确保设备、运输车辆能进入施工场地进行施工。
目前,第二阶段项目已完成4.6公里,完成工程进度70%,预计11月底可试压完成投入使用,届时将可提高明城镇的水压,平均水压将会从0.2MPa提高到0.28MPa及以上,满足明城镇未来几年的用水需求;同时,从杨和镇到明城镇形成了双线供水,大大提高明城镇的安全供水可靠性。
作为向明城、更合供水的补充,高明区也计划提升杨梅水厂产能。目前,杨梅水厂原水输水管建设工程(三亩石至杨梅水厂段)正在进行可研报告编制,高明区住建水利局力争早日促项目动工,进一步提升高明中、西部片区的供水保障能力。
展望
为中西部发展打下供水基础
高明水厂的扩建及其配套输水官网的建设,不仅是高明区一项惠及全民的民生实事,同时也为未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和高明区中西部镇街发展的用水需求打下了供水基础。
在今年的高明两会上,出席会议的高明区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2021年度高明区民生实事项目。这是高明第三次采用人大代表票决制决定民生实事项目,“保障全区供水安全。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完成高明水厂扩建”位列其中。
在今年年中开展应急供水情况调研时,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要求相关单位把“不断完善市政管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快推进高明水厂扩建输水管网项目建设,尤其要抓紧三和路(杨和至明城段)输水管建设,为进一步延伸更合方向打牢基础,逐步提高高明水厂向中、西部片区的供水保障能力。”
迈向“十四五”,高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最重大、最关键、最直接的就是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其直接牵引带动超千亿规模的重大交通设施项目落地、大湾区高端发展要素资源聚集,将推动高明全面进入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今年3月5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佛山新机场场址,同意佛山市高明区更合北场址作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推荐场址。
根据日前公布的《佛山市高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公示稿)》,除了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高明未来还将规划建设2个高铁站(高明高铁站、机场高铁站)、3条高速铁路(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珠海至肇庆高速铁路、南宁至深圳铁路)、1条城际铁路(肇顺南城际铁路)、2条地铁线路(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机场轨道交通快线)、7条高速公路(南沙至云浮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清远至高明高速公路、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等)。至2035年,全区常住人口不少于67万人,管理服务人口不少于80万人。
目前,高明除了在4个镇街和西江产业新城重点布局“一镇一园”五大产业平台外,正在谋划三大“万亩工业产业园”,力争为企业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发展空间。这三大“万亩工业产业园”分别重点布局在杨和镇、明城镇和更合镇。
显然,中西部片区将是高明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供水保障的提前谋划,将为高明区中西部片区人口的增长和产业的聚集提供坚实基础。“相信一旦水厂扩建项目正式试运投产,将可解决区内未来几年用水需求。”高明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多家新能源车企相继宣布涨价 其他车企会否跟进?
12日,工信部透露,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 1万辆,同比增长1 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高歌猛进,但时针拨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失信行为灰名单即将落地
经过3个月的征求意见与修订后,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下发《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失信行为认定指引》标准(下文简称《指引》)。据悉,
佛山市、东莞市成功创建创新型城市
广东新增两座国家创新型城市。1月12日,记者从佛山市、东莞市获悉,两市已通过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的评估,成功创建创新型城市。为
2022年春运期间 预计广州南站日均到发旅客将超过40万人次
1月12日,广州南站地区春运指挥部在广州南站西广场开展广州南站地区2022年春运应急综合演练。2022年春运期间,预计广州南站日均到发旅客将
广铁集团将在今年春运客流高峰日加开157对夜间高铁
笔者从广铁集团获悉,2022年春运期间(1月17日起至2月25日),广铁集团节前计划安排1790对客车,同比增加61 5对;节后日均开行客车1821对,同
湛江推动红树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争取成为广东生态建设新名片
正值深冬,港城湛江依旧温暖,最早一批北迁候鸟已在此扎根了两月有余。在廉江市高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渔民撑小船缓缓而过,惊起栖息于红树
官渡区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开工 将惠及群众11348户
近日,官渡区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提...
昆明市五华区全力守好人民的“粮袋子”
近期,五华区纪委监委全面开展粮食...
风景如画、心旷神怡……电白·好心碧道沿沙琅江绵延27.2公里
深冬时节沿着电白·好心碧道漫步沙...
茂名市电白区7家液化石油气瓶充装企业实现可追溯安全监管
近日,记者从电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电白区进一步加强“健康电白”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广大群众...
电白区岭门镇开展消费帮扶助推乡村振兴活动
1月16日下午4时30分,一辆14米长的...
东莞:到“十四五”期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3万亿元
近日,东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
汕头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争取打造新能源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期待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不仅是...
广东省鼓励涉农经营主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到2025年底,广东涉农贷款余额超2...
广东将紧抓“四个聚焦”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1年,广东新增就业约占全国总量...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中小学全学科培育文化自信核心阅读书目”在广州正式发布
全国首个服务于文化自信主题的全学...
珠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打造大湾区美丽乡村新典范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
RCEP即将生效 中国将对约65%的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进行减让
南大门一线·贸易新亮点2022年1月1...
2021广东促消费(冬季)暨“123买年货”活动在湛江启动
粤琼贵三省联动,带来一场岁末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