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精量播种机从沃野上隆隆开过,机械育种的秧苗在春阳下奋力拔节,“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在田垄间画出道道彩虹……刚刚收获粮食“三个增长”的唐山市迎来了新一轮春耕备耕。
当下,搭乘科技快车的唐山市,申请各级资金近5亿元支持春耕生产,通过更新机械设备,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等措施,力争圆满完成全年农业及粮食生产各项任务。日前,笔者走进该市田间,观察春耕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
智慧农机开启“无人作业时代”
这两天,在丰润区泉河头镇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地块里,两台自动精量播种机正在作业。驾驶员把播种小麦的行距、间距输入电脑控制系统后,一旦播下的种子行距、间距出现偏差,报警系统就会有“滴滴”的声音响起。

“自动精量播种机的使用,使传统的种子按斤计量,变成现在的按颗粒计算,大大提高了播种的精准度和质量,减少了种子浪费。”丰润区屹宸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福生介绍说,这两台自动精量播种机安装了卫星定位和自动导航系统,能够一次性完成播种、覆土、施肥等作业,并且播行笔直、覆土均匀,在地块匀整条件下每小时播种面积可达70亩。
租借这种自动精量播种机后,丰润区泉河头镇罗文口村种粮大户们也对春耕整地信心十足。“老把式”于建东今年计划种植面积700亩,目前600亩小麦播种已结束,预计5月底之前完成50亩玉米和50亩花生的播种。
“只需操纵遥控杆,无人机就会沿着提前规划好的路线,均匀地给田地喷洒叶面肥、农药,为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西佑国寺种粮大户吴志国介绍说,2021年起,他种植了1400亩玉米和200亩花生。为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抗病能力,他购买了智能无人植保机用于玉米和花生的田间管理。
用智能无人机喷洒作业,1400亩玉米大约3天就可以全部喷洒完毕,是传统农机效率的6倍。不仅喷洒均匀,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目前,全区各地依托3000台(套)各类农机具,特别是35个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力加快春播生产步伐,确保各种农作物都播在丰产期。”丰润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陈亚东表示。
高端农机迅速普及,必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今年,唐山市全市春耕期间预计投入9.5万台(套)机具。通过采取典型示范的方式,打造农机装备高端、技术路线优化、作业模式完备、农机农艺充分融合的样板,结合已经熟化的农机化技术,在工艺流程、技术要点、机具选型等方面进行提炼完善,努力形成各产业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滋养高标准农田
如今,科学调节土壤墒情对很多农民来说不过小事一桩。3月下旬,正赶上乐亭县姜各庄镇后龙庄村种粮大户曹立军播种玉米。在地头上,只要打开“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雾一样的水网便笼罩了整片玉米地。
看着地里刚刚播下的400亩甜玉米,曹立军介绍起自己的增收秘诀:“自从上了这套灌溉系统,一亩地能节约成本100多块钱,一共能节省4万多块钱呢。”
区别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水肥一体化”是把浇水与施肥合二为一的智慧农业系统。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肥液与水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
“以前给地浇水,一个工人只能照看5亩地。‘水肥一体化’灌溉可以分区域精准喷淋灌溉,在家里用手机就能轻松控制。”曹立军说,现在他也初尝了“手敲键盘灌良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乐趣。
“水肥一体化喷灌,水的利用率可达85%以上,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可与施肥喷药相结合,节省人工并且提高工效。”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处处长孟庆营介绍说,干旱缺水是农业生产的“天敌”,为此,该市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有效破解季节性干旱,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藏粮于地的重点是藏粮沃地。“水肥一体化”的推广使用正是涵养耕地的有效措施之一。今年,唐山市继续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6万亩。
在此基础上,发挥84个国家、省级监测点和38个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作用,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着力推进遵化、滦南、迁安等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沃土”措施,全市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2%。
“农创客”倾心送技到田间
当下正值水稻播种育苗的最佳时节,位于丰南区大新庄镇的庆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片忙碌。摆盘、装土、浇水、撒种、覆土,一个个水稻育苗盘通过全自动育秧机完成以上步骤后,被传输带送进育苗大棚里。
“每年我们从3月初开始进行水稻育秧,平均每天生产1.8万盘秧苗,利用率在95%以上,有效节约了育苗成本。”庆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孙庆国介绍说,每年合作社育苗量达70万盘,能够满足周边农民3万多亩地的插秧面积,纯收入100万元。
传统的露天水育秧法育苗法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比较大,种苗成活率不高。几年前,在外务工的孙庆国回到老家,发现乡亲们还用这种方法育苗,便决心找到“良法”,打好育苗翻身仗。
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扶持下,他投资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连续多年走访各地学习先进育秧技术,终于实践摸索出了适合唐山土质和气候特点的育苗核心技术。
“科技育苗不仅前期省力、省工,到了后期栽秧、田管、收割等环节,我们还可以集中精力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大家节省种植成本。”孙庆国说。
“一个明白人,胜似活财神。”只有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才能打通科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针对今年春耕要点,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市种植业系统参加全省2022年小麦促弱转壮夺夏粮丰收培训月行动启动暨培训班,掀起田间管理技术大培训热潮。同时,发动创新团队、田间学校、岗位专家解决生产难题,实现节水节肥节药生态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如今,书写在唐山大地上的科技助农故事,正激励着当地农人们深入探索如何在三农问题上凿石开路、攻坚克难。面对今年省达该市9.4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在抓紧调剂调配良种,改装配套农机,培训指导技术,确保农民能种、会种、种好,让新品种尽快化为我国百姓的粒粒口粮。
刚刚收获粮食“三个增长”的唐山市迎来了新一轮春耕备耕
自动精量播种机从沃野上隆隆开过,机械育种的秧苗在春阳下奋力拔节,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在田垄间画出道道彩虹……刚刚收获粮食三个增长...
装车能力2000万吨/年 港京唐港区矿石铁路疏港配套装车系统项目连续作业
日前,经过唐山港京唐港区矿石铁路疏港配套装车系统连续作业,48节C80E车厢满载3759 58吨铁矿石发往迁安北站,这标志着该系统正式运行。唐
邯郸:发展林果产业 让百姓共享生态福利
2013年至2021年底,邯郸市累计增加森林和绿地面积1000平方公里。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 1%,较2013年增长10 9%,林业总产值达74 9亿元
邯郸市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 加快农业产业项目建设
近日,邯郸市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农业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包括邯山区花海粮仓、魏县魏福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等项目19个,总投资63亿元。今
河北省第一部智慧灯杆领域的团体标准发布
日前,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牵头组织起草的《多功能智慧灯杆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上传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并实施。这是我省
邢台将全面提升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
为引领县域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邢台市政府办今年1月印发《邢台市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实施意见(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制
刚刚收获粮食“三个增长”的唐山市迎来了新一轮春耕备耕
自动精量播种机从沃野上隆隆开过,...
装车能力2000万吨/年 港京唐港区矿石铁路疏港配套装车系统项目连续作业
日前,经过唐山港京唐港区矿石铁路...
邯郸:发展林果产业 让百姓共享生态福利
2013年至2021年底,邯郸市累计增加...
邯郸市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 加快农业产业项目建设
近日,邯郸市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农...
关于黑匣子:记录飞行关键信息 发现破解至关重要
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不幸...
直击MU5735救援现场:山中飘起冷雨 救援仍在继续
现场直击嘭嘭嘭嘭嘭嘭嘭……事发时...
民航局: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
民航局22日下发通知,要求在前期行...
湛江吴川机场启用在即 吴川进入4E机场时代
23日晚,吴川将开启从湛江机场到湛...
广东检察机关公布2021年起诉人数最多的五个罪名
3月21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发布202...
3月底的湛江东海岛,多种珍稀鸟类“呼朋引伴”
3月底的湛江东海岛,绿意盎然,多...
“政府采购电子卖场”成农民收入变化的“密码”
去年收入比前年提高了25%,估计今...
民国南石头监狱遗址的发现是读懂广州的重要窗口
22日上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
农机担任主力军科技成为驱动力 广东省春播面积同比增长4.4%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2年中央一号文...
为什么要大力推动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
哪些人群需要使用抗原自测产品?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有何异同?
近日,广州部分药店开始上架新冠病...
亩均利润超2万元 柏乡县已构建22个村的羊肚菌产业示范带
我们通过打造食用菌产业高标准试验...
邢台拖拉机产业复兴之路正式开启
今年计划生产中小型拖拉机4000台,...
南昌航空口岸计划执行更多国际“客改货”航班
近日,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停机坪上...
南昌沿江北大道(二七北路—京九铁路)采取由北向东禁止左转措施
近日,记者从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